臺灣的陣頭豐富多元,每逢迎神賽會或各式廟宇節慶,各方陣頭百家爭鳴,民眾透過親自參與陣頭演出或觀賞陣頭表演,凝聚認同與情感,展現臺灣民俗豐富的生命力與活力。
每逢神明出巡,神將護駕於神轎之前,為出巡隊伍開道。常見太子元帥做先鋒,手持乾坤圈與火尖槍、腳踩七星;大仙尪手臂揮動,盡顯威武與莊嚴;家將踏著整齊的步伐,隨著號令變化陣型。各方神將恪遵職責,奉神明之令,照顧百姓。
本次展覽將展場分為「神之將」與「神之匠」,展現迎神賽會與廟宇節慶等熱鬧景象。「神之將」展區特別呈現桃園鈞天社的大仙尪、桃園-圓真壇的家將與菓林太子宮的五營太子等珍貴文物。民眾除了可以近距離感受神將們的威嚴,更可從神將的衣冠、偶頭製作、臉譜等不同面向,感受匠師的崇敬之心。
「神之匠」展區展示了匠師們精心製作的廟會模型。本館駐館藝術家-水滴捏麵人詹明達師傅巧手捏製的官將首、大仙尪等陣頭隊伍;高雄《聖南宮》模型會舘精細的廟會模型工藝;全台唯一獲得樂高官方認證的樂高大師-黃彥智醫師,其創意拼疊的北港朝天宮樂高模型,其精湛的工藝技巧,讓人感受到匠師用工藝呈現的虔敬之心。
地點: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5、6樓展區
展期:2022年3月5日-5月29日
開幕活動:2022年3月5日上午11時00分
展出團隊及藝術家
桃園鈞天社
成立於清光緒二十六年(西元1900年),距今一百二十二年之久,為桃園大廟景福宮之社團。鈞天社原是為了配合景福宮的節慶廟會所創立之軒社,皇民化運動期間,曾被迫暫停社務,直到光復後才復館。鈞天社原設有北管部、什音部、水燈部等七個以上的分部,隨著時代演進,現在僅存北管部及神將部。鈞天社的珍貴文物目前大多收藏展示於景福宮,其中包含1924年由福州師傅所刻之神將──開漳聖王駕前李將軍、馬將軍。
菓林太子宮
菓林太子宮主祀「中壇元帥」,創立於1987年。菓林太子宮的成員秉持對陣頭文化的熱情,組織練習五營太子、官將首、神將、轎班等,除了是各大廟會的常客,更積極參與文化展演活動。2017年擔任土地公文化館「面譜展」的表演團隊、2020年參與土地公國際民俗藝術節,搭配董事長樂團,帶來氣勢非凡的「眾神護臺灣」。
桃園-圓真壇
桃園-圓真壇成立於1992年,至今已達30年,創辦人邱創發先生幼時向桃園圓真宮住持林樹皮先生拜師學藝,學習道教法師相關技能,爾後又向當時台東家將名師王勝正先生拜師,學習八家將等藝陣,學成之後開設桃園圓真壇,對外招收學生,將台灣的藝陣傳承發揚。2015年榮獲第二十二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特優團隊獎,長期活躍於各大廟會活動,2018年、2019年連續兩年,由其家將演出開啟土地公國際民俗藝術節的表演活動序幕。
高雄《聖南宮》模型會舘
大寮《聖南宮》模型會舘主委柯慶鴻,從小就跟著父親從事廟會活動服務,希望透過手作廟會模型,將各地廟會文化微縮,讓大家重新認識各類陣頭。耕耘多年,結合許多志同道合的模型愛好者之創作,2021年底大寮《聖南宮》模型會舘舉辦了創舘十載暨模型廟會文化展,驚艷四方,許多網紅爭相報導,更奠定了其在廟會模型界的地位。
本次展覽集結了雕刻師-李亦琨、銜宸工藝坊-張雲錩、新草衙順興堂-王鍾基、高雄尹王堂-謝柏聰、府城聖尊工藝坊-林子華、歐勝銀帽微縮-歐陽文生等人作品,精彩可期。
水滴捏麵人-詹明達
詹明達師傅是土地公文化館的駐館藝術家。多年從事壁畫工作,在2016年底開始在河南學習捏麵人,化平面為立體,透過觀察與琢磨,不斷精進自我技術,對於人物的神韻唯妙唯肖。搭配本次展覽,詹師傅特別製作大仙尪、舞獅、家將、廟宇等系列作品。此外詹師傅的吹糖及畫糖技藝也深受民眾喜愛,每到假日遊客總會把詹師傅的工作室擠的水泄不通,感受畫糖與吹糖的魅力。
樂高認證大師-黃彥智
黃彥智本職為中醫師,鑽研樂高10多年。2016年獲選為樂高官方認證大師,全球僅有21位,他是台灣唯一一位代表。因喜愛樂高,收藏各式經典樂高及絕版品,在樂高成品無法滿足自己的喜好下,開始了設計、組裝及自由創作,細心觀察某個建築物的神韻,運用各式零件突破樂高積木的限制,打造維妙維肖的作品,如羅馬競技場、台北101,及本次展出的北港朝天宮,都是其代表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