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身騎白馬走三關~改換素衣回中原~
想必許多人都能哼上這首曲調,歌仔戲的音樂不僅貼近大家生活,曲調也相當動聽。但你知道嗎?歌仔戲是道道地地發源自台灣的表演藝術喔。
歷史講古
最早發源於宜蘭,融合自車鼓陣元素、崑曲、京劇等形式,發展到現在已經有100年以上的歷史。在早期,歌仔戲是農忙閒暇時的娛樂活動,戶外的野台歌仔戲相當流行,隨著時代的轉變、收音機及電視的普及,歌仔戲也跟著一起改變演出的樣貌,從外台的野台歌仔戲,到廣播歌仔戲、電視歌仔戲、電影歌仔戲,以及走進劇場的舞台歌仔戲。
戲台放大鏡
歌仔戲現場會有打擊伴奏樂隊,分為抒情的文場與打鬥的武場兩組,坐在舞台左右兩側,武場在左,文場在右。文場主要是吹奏、彈奏的樂器,在搭配演員演唱,營造抒情的感覺;武場是敲擊樂器,配合動作、劇情,營造緊張、刺激的氣氛。
可至土地公文化館索取紙本,或自行下載完整檔案: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ruhWGAST5vNY0DXTX2s1IKNFzgCvDBaJ/view?usp=share_link